close

廿十一世紀資訊發達的今天,很多人都是通過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媒體的乳酸菌廣告宣傳下,得知我們的腸道裡都住了許多不同品種的細菌,也知道平日的生活中须補充好的細菌以抵禦壞菌的破壞,比方說乳酸桿菌或比非得氏菌等,但卻不知到底應該吃什麼菌更佳?也不知吃跟不吃有什麼差別?就算吃了一堆所謂的良菌,好像也沒什麼差別,或效果很短暫。

當一個人的飲食不當,造成的壞菌增加通常會造成腹痛、腹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壞肚子,若是壞的菌種太毒,或數目太多,將會造成嚴重腹瀉,甚至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也就是所謂的食物中毒。但這些壞菌若是本來就住在腸子裡,就可能沒有這麼劇烈的症狀。不過,患者就常會抱怨腹脹、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或反復性的便秘,要不就解便、排氣時,帶有令人作嘔的發酵臭味,造成個人的社交活動極大的不便與困擾,若發生在搭電梯時,其窘境就更別說了。

一般上,正常人的腸子裡,其實都住了總量大約固定的細菌,好壞菌都同時生存,而彼此間也存在著互相抗衡的狀態。⋯⋯
當好菌少了,壞菌自然就增加,而壞菌少了之後,好菌不用補充也會自動增加。

所謂好壞菌是指,細菌本身的生態或其代謝物是直接對人類腸道健康有益或有害構成極大的影響。但很不幸的,在我們腸道裡的常駐菌大部分都是壞菌,所以就算是平時都有補充好菌,大都只能得到短暫的效果,沒多久,腸道裡又被壞菌淹沒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有服用良菌或優酪乳的人會抱怨效果不能持久的原因。

若採用自然療法進行調理,筆者反而建議以《先清後補》的調理方法,先把累積於腸道的宿便清除更為上策。
家中的垃圾,日久不消除,便會因腐化而生出許多病菌來危害人體。同樣的,腸道中的垃圾如不隨日排除淨盡,也會令人頭昏腦脹,腹滿胃滯。這種病情便是醫學上所謂的“食物自身慢性中毒’。

一篇自日本腸內研究報告指出,即使人們每天都有排便,腸內還是會滯留3-5公斤的宿便,宿便就是這些滯留在腸道褶皺內的食物殘渣。
若這些殘渣不按日清除,任其堆積腐化,即成為腸道壞菌的食物來源,過度滋養腸道的壞菌,使壞菌的數量越來越多,弱勢族群的好菌相對的減少,進而促進腸內壞菌的作用下,食物殘渣就會腐敗發酵產生酚、氨、氮、吲哚、甲烷、硫化氫等有害毒素回流自身,造成自體中毒。
感冒、頭痛、氣喘、發熱乃至於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神經衰弱等等現代文明疾病都離不開這關係。因此,這回流的毒素也被各中西醫都視為百病的元兇。

也因為阻塞累積的宿便使壞菌的增加,壞菌的代謝物更是直接對腸細胞有著嚴重的影響,它們長期刺激腸細胞造成其容易病變,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大腸直腸癌的病例數仍繼續上升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知,好壞菌的戰爭不僅對短期生活品質有關系,對於長期的腸道健康更是重要。
因此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多喝水、多吃蔬果,無論什麼顏色,都為增加膳食纖維以促進腸子蠕動清腸排毒的方式,少吃油炸食物及多做運動,惟先腸道照顧好,百病不來找。
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r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